浙江多廳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浙江省現代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YKK拉鏈行業新聞】
近日,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浙江省現代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現解讀如下:
一、政策文件出臺的背景和依據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安排,根據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調研批示精神,省經信廳積極謀劃推動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和逆周期調節工作舉措,牽頭起草了關于促進浙江省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編制意義在于:
一)加強逆周期調節的要求。2022年以來,受需求不振、疫情頻發等多重因素影響,紡織產業下滑顯著,為提振行業信心,助力企業紓困解難,迫切需要制定政策引導行業渡過難關,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415X集群培育的需要。紡織產業是省的支柱產業,省委、省政府在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的工作部署中明確將現代紡織列入十大標志性產業鏈,要求打造現代紡織與服裝產業集群。
三)對標國內外先進的需要。對標國內外先進做法,為《意見》編制提供更為科學的決策依據,推出更全面合理、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推動我省現代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維護產業鏈平安穩定的需要。省紡織產業部分領域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突出,需要努力補齊產業關鍵短板,實現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平安可控。
五)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需要。紡織產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吸納就業、貢獻稅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同時,指導各區域依托優勢產業協同發展,不時推動產業向山區26縣梯度轉移,助力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一條有效路徑。
二、主要內容和政策舉措
意見》共分為三個部分。
***局部 總體要求。主要明確《意見》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2025年,省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越1.2萬億元,全球紡織產業網絡中的優勢進一步增強,努力把浙江打造成紡織產業輸出數字化轉型效果的先進制造地,促進共同富裕和高品質就業的示范地,匯集全球紡織產業高端要素的資源集聚地,引國內紡織產業深度參與國際競爭的創新策源地,擁有時尚話語權的品牌集萃地。
主要指標還包括,2025年,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到40%研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達到3.5%左右,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息下降4%左右,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0萬元/人,培育千億級以上品牌價值紡織集群3個,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知名企業10家。
第二部分 重點任務。提出了6大任務16條內容。
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全球先進紡織產業集群。合理規劃產業布局,鼓勵各地依托自身資源與優勢,提高協同制造推動產業鏈優化提升,加快打造現代紡織標志性產業鏈,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2025年,形成紡織產業營業收入1200億的縣(市、區)3個以上、500億以上的縣(市、區)6個、100億以上的縣(市、區)25個;實施強鏈補鏈和制造業重大項目60個以上;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家、雄鷹企業12家、單項冠軍企業20家、省級“隱形冠軍”企業15家、上市企業70家。
二)強化創新創意聯動,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構建定位清晰、層次分明、有機銜接的現代紡織產業創新平臺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創意設計能力,支持融合中華優秀激進文化、宋韻國潮等浙江特色的創意設計,設賽促對接,合作引人才。2025年,建設省級以上創新平臺30個;實施一批紡織產業領域“尖兵”領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現代紡織加工技術及裝備重大科技專項,產出一批重大創新效果;引進培育300個知名獨立設計師及品牌工作室。
三)繼續深化數智賦能,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重塑。加快構建新智造體系,著力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深入推進紡織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以臨平、象山、長興、海寧、柯橋、蘭溪等地為試點,重點推廣易入門、低成本、短周期、可復制的輕量級數字化改造項目,打造可供企業自主選擇的服務商及服務模塊“雙菜單”2025年,建設行業產業大腦10個,紡織領域省級未來工廠10家、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60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50個;實現百億元以上紡織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平臺、規模以上紡織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兩個“全覆蓋”
四)加強品牌培育推廣,樹立紡織品質地位。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結合區域特色,促進品牌建設與傳統文化、創意設計、現代科技、時尚潮流相結合,著力打造“杭州女裝”寧波男裝”溫州休閑裝”織里童裝”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品牌;積極培育紡織行業“浙江入口***和“品質浙貨”入口企業。支持世界布商大會、中國服裝科技大會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發布推廣平臺,鼓勵地方打響“杭州國際時尚周”寧波時尚節”溫州國際時尚消費博覽會”等時尚展會知名度;培育一批紡織領域“品字標浙江制造”品牌企業、規范領跑者、浙江制造精品”爭創政府質量獎和國際知名質量獎項。
五)精準助力市場開拓,推進更高層次合作與競爭。線上線下雙線出擊,提升市場拓展能力,優化國際貿易渠道。開展紡織類海外倉建設,創新“前展后倉”運營模式,實現線上撮合、線下展銷、直播推介一體化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推進產業跨區域合作。支持紡織企業將研發設計、高端制造、營銷管理總部等環節留在省內,推動海外企業外地化,高水平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
六)系統推進綠色轉型,打通產業可繼續發展路徑。貫徹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從細分行業發力,推廣綠色節能技術,支持紡織領域優勢企業及重點園區積極創立***綠色制造試點示范,構建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協同推進的綠色制造體系,推動行業整體綠色低碳發展。2025年,紡織產業規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3.4%以上。
第三部分 ***措施。為***意見》有效實施,明確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資源要素供給體系、優化營商發展環境等四個方面要求及政策舉措。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2022年世界貿易統計評論》并更 2023/1/31